房春生,其学术生涯始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从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获得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在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深造,获得了环境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12月,他在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系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国家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四种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侧重对开发的限制,不是限制发展,主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四种类别: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这些区域的目的是限制不适宜的高强度开发,而非全面发展限制。适当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是被允许的,但必须在限制开发的框架内进行。
生态功能区的重点是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保护和管理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年9月29日。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一新增部分县市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提划定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