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环境认知是环境心理学的核心之一。认知地图理论通过分析人们对环境空间的理解和记忆,帮助我们构建对环境的感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视觉、知觉与记忆来形成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其次,环境行为是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中活动、互动的领域。
2、环境认知与感知认知地图理论,由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深入阐述,揭示了人们如何在空间中构建心理地图。而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作——阿恩海姆的《建筑形式的动态》,则探讨了建筑元素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和理解。
3、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4、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社会心理学分支,关注物理环境与人类心理及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也被称为环境心理学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因素,尽管社会环境也在其研究范围内,但核心是物理环境的影响。
1、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环境心理学概览本教材深入探讨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感觉、知觉与认知的初步理解,到环境知觉理论、认知地图与评价地图,再到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全面剖析了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这本教材是专为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设计的,由享有盛誉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属于其系列教材的第二版,发行日期为2006年8月1日。该书共334页,采用16开本设计,方便阅读和携带。
3、建筑学主要学习:建筑概论、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制图与表达、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建筑项目管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室内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力学(二)、专业外语阅读、建筑构造(一)等。
4、马克笔)、3计算机辅助设计(二)、4建筑物理、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6建筑力学(二)、7建筑结构、8城市规划原理(一)、9室内设计、10建筑设备、11计算机辅助设计(三)、12建筑项目管理、13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等等课程。专业课 主要有:建筑设计一到十的专业课和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专业课程。
5、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
6、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
在游戏设计的世界里,引导玩家的旅程并不只是创造一个接一个的关卡,而是要让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我们精心构建玩家的认知地图。GDC的议题Stop Getting Lost: Make Cognitive Maps, Not Levels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关键策略。
另一方面,对无法探索区域设置明确边界,如《生化危机2重制版》中的加油站外铁栅栏,不仅避免了玩家误入地图盲区,还维护了游戏整体的完整性。它确保玩家的每一次行动都有其意义,增强了游戏的逻辑性和代入感。
没有地图,玩家只能靠记忆与方向感形成的“认知地图”来进行游玩和探索。形成“认知地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关卡设计师在地牢中设置了中枢房间和大量的地标来帮助玩家更快地形成“认知地图”。